2022年,龙里县审计局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不理想、发展项目单一等情况较为普遍。审计关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审计建议,让当地党委政府了解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法,对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不宽,造血功能不足
大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单一,可持续性较低。一是该部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以土地征收、土地租赁、旅游收入和村集体入股企业分红为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凭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尚小,部分村(社区)收入来源以征地拆迁提留和固定资产出租为主,实体产业项目较少,经济收入的长期支撑性薄弱,如:某些村收入主要来源为征地拆迁、某些社区收入主要来源为门面出租,均未发展多元化实体产业。二是一些空壳合作社未发挥作用,自身“零积累”甚至是“负资产”,既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也长期找不到产业破题门路,无项目可发展,没有对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如:某村合作社未推进业务开展,仅有村级固定资产出租及公墓管理收入,未寻求发展道路;某社区合作社因资金不足未开展业务。三是集体经济项目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大部分村确定思路、实施项目只是因地制宜,缺乏从本村实际出发,单打独斗多、抱团发展少,发展见效慢。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不足,推进成效不明显
部分村(社区)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专业能力不足,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缺少教育引导。一是部分村(社区)对合作社发展虽有想法和思路,但对投资性经营方式不敢大胆尝试,村干部能力提升速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形势和振兴需要。二是部分村干部认为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无心思考村集体发展道路,且发展经济存在风险,不愿主动尝试,思想有顾虑,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取得成绩缺乏动力。三是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没有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无人推动、无人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缓慢,未产生带动经济的效果。
二、意见建议
(一)强化干部发展意识,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一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强化各级干部尤其是各村(社区)干部对“村社合一”的理解和认识,深刻意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改善农村服务质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二是加强教育,转变思想,打开发展思路,不只是局限于“先建后补”和劳务输出等项目,积极带动群众组建公司、开办工厂,让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创收。三是加强监督指导,对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压实责任。
(二)拓宽发展渠道,强化业务指导
一是组织农业、林业、文旅、发改、财政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成立项目指导小组,围绕主导产业,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探索产、供、销新路子、新途径,依靠产业办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大二三产业投入力度,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家团队,坚持深入各村,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各村集体经济项目解决好技术、管理等方面问题,确保发展的项目早日收益。三是整合资源建立全县性的产销对接平台,指导、引导好各村(社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各镇(街道)与村级对合作社发展的协同推进,完善财政奖补政策,对发展好、示范带动作用强、推动产业效果明显和社会发展影响好的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激励。